AI采茶,让技术杠杆放大人力价值

2025-04-23 10:37 来源:农民日报
查看余下全文
(责任编辑:高原)
2025两会
图说三农
首页 > 滚动资讯 > 正文

AI采茶,让技术杠杆放大人力价值

2025年04月23日 10:37   来源:农民日报   李朵

茶农穿上外骨骼设备以减轻负重、无人机精准投送茶青、AI(人工智能)采茶机器人自主识别芽叶……放眼春日的茶园,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设备大显身手。这些硬核的科技力量不仅绘就着茶山劳作的新图景,更推动着茶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迈进。

这些变革直指传统采茶业的核心痛点。当前我国茶叶采摘主要靠人工完成,高品质的茶叶更是离不开采茶工指尖的精细作业。但由于采茶行业季节性用工、茶农长时间弯腰作业、收入不高等因素,很难吸引年轻人,采茶行业出现老龄化趋势和用工荒现象。

为破解以上难题,各地加快推动技术创新,推动传统采茶产业的转型升级。在浙江省杭州市梅家坞村,搭载3D视觉系统的采茶机器人通过迁移学习算法,有效提高芽叶识别的准确率;丽水市遂昌县的智慧茶园运用梳叶切割技术,使鲜叶匀整度高于90%;在重庆市永川区的茶山上,山地采茶机器人不仅可以无损采摘,还能实现高效地即采即收。

人工智能技术对采茶业的赋能已经展现出显著成效,但若想要实现技术的普惠还面临诸多挑战。比如,智能设备的购买成本比较高、机械采摘会出现定位偏差或误触枝叶的问题、机械臂难以复刻采茶工的经验性技巧等。

当然,真正的智能化一定是机器与人工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的过程。一方面,机械采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环境,显著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对人工的依赖,尤其能够缓解采摘高峰期的人力短缺问题。另一方面,人工采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,采收的茶叶质量通常较高,而且人工采茶作为一种传统技艺,传承了茶文化精髓,保留了手工制作的独特魅力。为此,笔者认为要尝试通过技术杠杆放大人力价值。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,将智能农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,支持采茶机器人的研发升级,针对中小茶农开发模块化设备。另外,还要建立职业茶农培训体系,深化人机协同,让这些数字茶农既能掌握机械臂校准技术,又能提升茶品质,传承茶文化。

未来,期待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扎根在田间地头,赋能茶树种植、采摘、加工、包装、销售的各个环节,让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“加速器”。


(责任编辑:高原)